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
注册金英杰账号
第一章 口腔组织病理学
1.上皮剩余细胞:与牙源性肿瘤关系密切的牙周膜细胞。
2.腭裂:两个侧腭突之间及其与鼻中隔之间未融合或部分融合(80%伴唇裂)。
3.上颌裂: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。
4.甲状舌管囊肿:甲状腺形成之后,甲状舌管未退化,残留的上皮导致的。
5.牙周膜具有:支持功能、稳定功能、营养功能、感觉功能。
6.唇裂: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可致唇裂。
7.牙胚:由成釉器、牙乳头和牙囊构成。
8.成釉器的发育时期:蕾状期、帽状期、钟状期。
9.上皮隔:牙发育时,上皮根鞘继续生长并向根尖孔处成45°角弯曲,形成一个中间有孔的盘状结构。
10.牙本质龋:形成龋洞后的牙本质龋自病损深部向表面可分为 4层,依次为透明层、脱矿层、细菌侵入层、坏死崩解层。
11.脱矿层:位于透明层的表面,是在细菌进入前,酸已扩散至该区引起脱矿,故其中并无细菌。
12.牙骨质龋:发生于牙龈萎缩、牙根面暴露后。
13.口腔黏膜念珠菌感染的病理变化:角化层内形成微小脓肿。
14.根尖周囊肿:颌骨内最常见的炎症性牙源性囊肿,来自上皮性根尖周肉芽肿。
15.含牙囊肿:最常见于下颌第三磨牙。
16.鼻腭管囊肿:来源于切牙管内的鼻腭导管上皮剩余,可表现为切牙管囊肿和龈乳头囊肿。
17.成釉细胞瘤: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。
18.类骨质:在牙槽骨骨质新生时,镜下可见成骨细胞排列在新骨周围,新骨的表面有一层刚形成尚未钙化的骨基质。
19.氟牙症(斑釉、氟斑牙):在牙齿发育期间摄入过多的氟(高于1ppm),主要见于恒牙列(6-7岁之前高氟地区),乳牙少(胎盘屏障)。
20.早期牙釉质龋:无明显缺损,病损呈三角形,顶朝向釉牙本质界,淡棕黄色。典型的病变由里及表可分为四层:透明层、暗层、病损体部、表层。
21.透明层:在病损的最前沿,孔隙容积约为1%。
22.暗层:暗黑色,脱矿和再矿化同时存在,孔隙容积2%~4%。
23.病损体部:脱矿最严重,约占釉质容积5%~25%,是釉质龋病变的主要部分。
24.表层:因再矿化而相对完整,孔隙容积约占釉质体积5%。
第二章 口腔解剖生理学
1.正常人的开口度为:3.7~4.5cm,低于该值表明有张口受限。
2.下颌最大侧方运动范围正常情况下约为:12mm。
3.上颌尖牙:唇面近似圆五边形,颈缘呈弧形,近中缘长,近中斜缘短,远中斜缘长,远中缘短。
4.上颌第一前磨牙:面中央凹下形成中央窝,由近中点隙发出的沟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,称为近中沟,是其特有的解剖标志。
5.横嵴:颊舌尖三角嵴相连横过 面形成,是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重要解剖标志。
6.斜嵴:近中舌尖三角嵴与远中颊尖三角嵴斜形相连形成,是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。
7.下颌第一磨牙:最小牙尖是远中尖,是恒牙中萌出最早的牙,是下颌牙弓中体积最大的牙。
8.纵曲线:又名Spee曲线,是连接下颌切牙的切嵴、尖牙的牙尖以及前磨牙、磨牙的颊尖所形成的一条凹向上的曲线。
9.上颌体:略呈锥体形,分为前、后、上、内四面,中央有上颌窦。
10.上颌体:眶下孔内有眶下神经、血管通过,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注射部位。
11.舌咽神经损伤:会出现患侧舌后 1/3 的一般感觉及味觉丧失、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腮腺分泌减少。
12.腭肌:腭帆张肌、腭帆提肌、腭舌肌、腭咽肌、悬雍垂肌(腭垂肌)。
13.腮腺浅叶上缘神经血管排列从后向前依次为:颞浅静脉、耳颞神经、颞浅动脉、面神经颞支及颧支。
14.唾液分泌:正常成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为 1000~1500ml,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三对大唾液腺,下颌下腺静止时分泌量最大。
15.唾液腺的导管:分为闰管、分泌管、排泄管三段。
16.舌下腺:纯浆液细胞稀少是闰管和分泌管发育不良,腺泡可直接连于排泄管的远侧小管。
17.下颌下腺:是混合性腺,以浆液性腺泡为主,并有少数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。
18.小唾液腺主要分布:唇、颊、磨牙后区、腭、舌等处。这些部位也是黏液囊肿和唾液腺肿瘤的好发部位。
19.下前牙组:多为单根管,4%的下切牙有唇、舌方向的两个根管。
20.上颌第一前磨牙:多为颊舌两根,根分叉位置接近根尖部。
21.上颌第二前牙:主要是单根多见。
22.上颌骨一体四突:上颌体、额突、颧突、腭突、牙槽突。
23.下颌骨薄弱部位:①正中联合;②颏孔区;③下颌角;④髁突颈部。
下载医学APP 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 |
下载金题库APP 刷好题 强记忆 |
关注官方公众号 资讯、福利 不错过 |
金英杰医学教育 (jinyingjie.com)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07444号-3 京ICP证160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88号 京网文(2017)9355-1061号